兔和免只差一点吗     DATE: 2024-10-13 22:13:48

 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莫韶华

  “小白兔,兔和白又白,差点两只耳朵竖起来。兔和”多么可爱的差点兔兔啊!据说“兔”字最初的兔和写法就源自兔子可爱的外形,不信你看……

  看到殷墟甲骨文里的差点“兔”字,有人不禁会说,兔和这与我们现在的差点“兔”字相差十万八千里。那么,兔和“兔”字是差点如何演变过来的呢?且听河南省儿童文学学会副会长、传统文化学者袁勇娓娓道来。兔和

  《说文解字》曰:“兔,差点兽名,兔和象踞,差点后其尾形。兔和”

  “兔”字是动物兔的象形字,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就像一只蹲着的兔子(《说文解字》所说的“踞”,就是蹲坐的意思)。头朝上,豁唇,大眼,长耳,尾巴清晰可见,基本上把兔子的外形特征都表现出来了。寥寥几笔,惟妙惟肖,实属难得,让人不得不敬佩先民的智慧。

  中国汉字很多是象形文字,这些象形字在演变过程中慢慢失去了最初的象形要素,在追求文字自身形体结构的协调、书写的便利后,与最初的形体渐行渐远。

  小篆的写法,已经和甲骨文、金文区别很大。隶书“兔”字右下角的一点代表短小的兔子尾巴,到这一阶段,兔子的形态已经很难看出,出现了现代汉字的轮廓。

  “中国文化中有很多有关兔的典故,比如狡兔三窟、兔死狐悲、兔死狗烹、东门逐兔等。”袁勇说。说起“兔”字,很多人会联想到“免”字,因为如今的“免”字和“兔”字只差一个点。那么在最初时期,二者是不是“亲姐妹”呢?让我们打开文字档案,一起去文字的历史长河里寻找答案。

  看,“免”字的甲骨文,多像一个“人”,头上戴了一顶大大的“帽子”。

  河南师范大学讲师闫华告诉记者,它从冃,以跽跪之人戴帽子会意。有的甲骨文如

  ,将

  写成

  ,像帽子

  上饰有角绅

  ,表示“免”比“帽”高级。

  冃,读mao,是帽的本字。《说文解字》说:“冃,小儿蛮夷头衣也。”也就是说,冃是指小娃娃和古代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用来裹头的帽子。

  郭沫若认为,免是冕的本字。

  关于“免”字的演变,闫华解释称,金文继续承续甲骨文字形。隶书变形较大,帽形完全消失。当“免”的“帽子”本义消失后,篆文再加“冃”(帽)另造“冕”代替。

  “免”既然指帽子,为何又有免去、去除之意呢?

  “因为,戴上帽子是‘冕’字,摘掉帽子就是‘免’字,去除一个人的某个职务也被称为免。”袁勇说。

  好,问题来了,那要是表示原来帽子的意思,该怎么办呢?

  好说,给“免”戴一顶帽子“冃”,就新造了一个冕字,专门表示帽子的意思。汉语中的“加冕”,就是戴上帽子,有些国家的君主即位,举行把王冠戴在头上的仪式,也叫加冕。卫冕,本义指保住了自己的帽子,比喻在竞赛中继续保持了以往的优胜地位。

  所以,“冕”字真是个“贪得无厌”的字,等于说戴了两顶帽子。